讓我們一起探討汽車保險和理賠的重要知識,從強制險、任意險到肇事責任判定,幫助你在面對車禍時更有信心。
強制險與常見任意險項目解析
- 強制險:保障乘客或車外第三人傷害或死亡,最高賠償額度為220萬。
- 第三人責任險:保障對方(車外的人)的傷害、死亡及財物損失。
- 駕駛人傷害險:保障被保險駕駛人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體傷或死亡。
- 車體損失險:碰上交通事故時,對自己愛車的毀損賠償。
肇事責任歸屬流程與標準
- 警方車禍現場圖:事故發生日7天後,可免費向警方申請。
- 警方初判分析表:事故發生日30天後,可免費向警方申請,上方會記載警方初步判定的肇事責任。
- 鑑定:對初判分析表的結果持有異議,可向當地鑑定委員所申請鑑定,雙方須到會說明,申請人須支付新台幣3000元。
- 覆議:對鑑定結果有覆議的需求,可向當地覆議委員會申請覆議,採取書面審核,申請人須支付新台幣2000元。
- 判決:法官依據案件所有的資料進行判決,並有明確記載肇事責任。
肇事責任研判標準與優先順序
- 依交通指揮優先:只要有警察在路口指揮交通,就得依照員警的指揮。
- 依交通燈光號誌優先:當路口同時有指揮
了解車險保障與理賠流程
強制險與自選車險,如何補足保障?
駕駛人都需要了解「強制險」是政策性保險,每輛車必投保。然而,強制險無法應對所有道路危機,例如「財物損失」。此時,「自選車險」(任意險)就成為補充保障的選擇。
常見自選車險包括:
- 強制險:保障範圍為乘客或車外第三人受傷或死亡,不論過失責任歸屬,受害人或遺屬可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。
- 第三人責任險:保障對方(車外人)的傷害、死亡及財物損失。啟動條件為駕駛人(被保險人)有過失、負責任時。
- 駕駛人傷害險:保障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或死亡。分為強制附加駕駛人傷害險與第三責任附加駕駛人傷害險。
- 車體損失險:保障愛車在交通事故中受損。有甲式、乙式、丙式及限額車碰車等四種選擇。
肇事責任判定與路權優先原則
在車禍理賠時,要明確了解肇事責任判定流程及路權優先原則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肇事責任判定流程:
- 警方車禍現場圖
- 警方初判分析表
- 鑑定
- 覆議
- 判決
- 依交通指揮優先
- 依交通燈光號誌優先
- 幹線道>支線道
- 多線道>少線道
- 車道數相同時:直行車>轉彎車
- 車道數相同且兩
車皆為直行或轉彎車時:右車道車輛>左車道車輛
車險理賠流程
理解車險理賠流程有助於在事故發生時快速反應,保護自己的權益。以下為車險理賠的主要步驟:
- 報案:事故發生後,應立即通知保險公司並報警。保險公司會派遣查勘員前往現場勘查。
- 取得資料:現場應拍照取證,並向警方索取相關證明文件,如事故現場圖、初判分析表等。
- 提交資料:將事故相關文件及照片提交給保險公司。
- 理賠判定:保險公司依據肇事責任判定結果,計算賠償金額。
- 賠償:保險公司會根據判定結果,支付賠償金給受損方。
常見理賠問題
- 保險公司拒賠:如果保險公司拒絕理賠,應詳細了解拒賠原因,並檢視保單條款,確認是否符合保險規定。如有爭議,可向金融消費者保護中心投訴。
- 理賠金額不合理:若賠償金額與自身期望有差距,可與保險公司協商。若無法達成共識,可以尋求專業法律協助。
- 事故未報警:若事故未報警,可能無法確定肇事責任。此時,應嘗試收集其他證據,例如監控錄影、目擊證人等,協助理賠。
總之,在選擇車險時應詳細了解保障範圍,並在事故發生後掌握正確的理賠流程,以確保自己的權益。在處理車險理賠時,如有問題或爭議,可以尋求專業法律協助。